犀思云LOGO
知识中心 行业知识库 为什么经过IPSec隧道后HTTPS会访问不通?一次隧道环境下的实战分析

为什么经过IPSec隧道后HTTPS会访问不通?一次隧道环境下的实战分析

发布日期: 2025-04-07作者: 犀犀来源: 犀思云

在运维圈子里,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种奇怪的问题:

浏览器能打开 HTTP 网站,但一换成 HTTPS,页面就死活打不开。

前段时间,我们就碰到这么一个典型案例。





故障现象




某公司系统在 VPN 隧道里访问 HTTPS 服务,结果就是——打不开。HTTP 正常,HTTPS 全军覆没。






问题追踪




乍一看,以为是证书、TLS 加密、浏览器兼容性这些问题。结果一层层排查下来,真正的罪魁祸首居然是:MTU(最大传输单元)

原来:

  正常情况下,链路 MTU=1500,TCP MSS=1460;

  但由于数据要经过 IPSec 隧道,报文额外多了 52 字节封装;

  最终数据包=1512 字节,超过了 MTU;

  偏偏 HTTPS 报文设置了 DF=1(禁止分片),所以一旦超出 MTU,报文直接被丢弃;

  结果就是:HTTPS 握手直接挂掉。





HTTPS 为啥不分片?




因为 HTTPS 的核心是安全和完整性。TLS 协议要求传输的数据必须完整,一旦分片就有被截获或篡改的风险,所以干脆一刀切:禁止分片。

这就导致——只要 MTU 出问题,HTTPS 就比 HTTP 更容易“翻车”。




解决方法




#

直接改设备 MTU/MSS

让服务器和客户端都用更小的报文,比如 1400。但设备多时不现实。

#

让中间设备帮忙调整 MSS(最优解)

很多防火墙/路由器都有类似功能:在 TCP 握手时,把 MSS 改小,提前避免超 MTU。


 思科的例子就是:ip tcp adjust-mss 1400

#

Linux 网关

也能用 iptables 干预 TCP MSS:



这个案例其实告诉我们:

  HTTPS 故障,不一定是“证书问题”,可能是网络层的 MTU 问题;

  VPN/隧道场景下尤其常见;

  最优雅的解决方案,是让中间设备在握手阶段就“帮忙改 MSS”,而不是等到业务挂掉才救火。


所以,下次再遇到 HTTPS 打不开,别急着骂浏览器,先想想是不是报文太大了!



最热最新
01

云边端一体化架构

02

深入解析:二层网络与三层网络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03

传统网络架构与SDN架构对比

04

异地组网最简单的方法

05

SD-WAN专线接入与互联网接入对比:企业网络选择指南

06

一网多平面

07

二层组网和三层组网的特点

08

异构网络,赋能企业的智能连接

09

异地组网和内网穿透的区别:企业网络连接的两种常见方式

10

跨境云专线:构建高速、安全的全球业务网络

产品顾问

售前咨询

售前咨询,定制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