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黑盒网络,运维的“AI”助手——流量分析
发布日期:2025-06-24

明明带宽还没跑满,
老板却在抱怨网页打不开。
明明部署了专线和冗余,
却总是莫名其妙掉线。
明明系统运行正常,
却收到了客户投诉访问异常。
你以为是网络“出问题”?
其实问题不是“网”,而是你看不见它到底发生了什么。
问题越来越多,却越来越难查
随着企业网络上云、跨地域部署、移动办公,传统网络监控手段已经力不从心:
网速慢,却查不出“哪个业务在占用资源”
应用卡顿,却看不到“是否被突发流量冲击”
系统掉线,却不知道“是哪一段链路波动”
带宽告急,却没人能说清“谁在跑大流量”
监控工具可以告诉你“网络是不是正常”,但当问题真的出现,它们往往只能给出模糊的答案。你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让你深入了解网络背后发生了什么的能力——能看趋势、能追根溯源、还能支持决策的能力。
你忽视的关键能力:流量分析
流量分析到底能做什么?它并不是简单地“多看几条数据”,而是让你从宏观到细节、从趋势到根因,真正掌握网络在做什么、谁在用、用得如何、有没有异常。

我们可以从一个最直观的能力开始讲起:

全网流量,一图掌控
通过图形化界面,我们将整个网络的流量趋势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出来,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实时跳动的流量曲线图,让你可以轻松看懂——此时此刻,网络正在发生什么。
1分钟粒度,告别模糊感知
传统网络监控可能是5分钟、10分钟一刷,但问题往往发生在那“一瞬间”。
以1分钟(最小可以到15秒)为采样单位进行流量统计,让每一个小波动都无所遁形。即便是突发业务、攻击流量、异常行为,也能在图上形成清晰的“水花”,被第一时间捕捉到。
点击图中任意时间点,轻松溯源
在图表上,只需点击某个出现异常的时间点,即可跳转进入该时刻前后5分钟的详细分析页面,定位到进行通信的具体IP地址、端口号,确认异常大流量传输行为。
这意味着:
不需要翻几十页日志;
不用反复猜测是哪台服务器出了状况;
你可以真正“从异常发现 → 精准定位”,一气呵成;
一个真实的使用场景来自一家智慧养殖客户:
运维人员在日常巡检中发现,某条核心链路带宽使用率接近100%,但链路上承载了多个关键业务,无法确认到底是哪个业务“打爆了带宽”。
在传统模式下,工程师需要逐台设备排查、手动抓包、逐条流量记录分析,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也很难快速确认是哪一类业务流造成拥塞。
但借助流量分析功能,运维人员第一时间打开流量趋势图,发现某一分钟内流量陡然升高。点击该时间点,系统自动跳转至分钟级详细分析视图,多条业务流清晰展示在图表中,包括源IP、目的IP、端口及流量变化曲线。
很快,他们就发现是某台养殖场监控服务器向总部数据中心同步高清视频流,占用了近80%的链路带宽。该服务器的源IP清晰可见,所占用的业务流量在图中明显高于其他。
基于这一发现,运维团队立即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调整视频同步计划,并对该链路应用限速策略。几分钟内问题得到缓解,其他业务恢复正常。
这一过程无需抓包、无需改配置,靠的只是分钟级图形视图+一键式下钻分析,真正实现了“问题一图可见,责任一眼可判”。

更精准的业务分析与溯源
不是所有流量都重要,但你必须清楚:哪些流量承载着核心业务,哪些只是背景噪音。只有识别出真正关键的业务流量,才能在资源调度、优先保障和问题排查中做到精准高效。
在日常运维中,运维人员经常面临这样的挑战:
网络资源是否被合理使用?
关键业务是否有被“抢带宽”?
到底是谁在频繁访问外部站点?
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流量背后。但传统网络监控往往只能看总量、看趋势,却看不到细节。
基于Syscloud Fusion WAN的流量分析,可从多个维度分析流量行为:
支持按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号等关键维度,为了实现真正精准的业务分析与问题溯源,仅仅看到流量总量是不够的。你必须拆开来看,是谁在发?发给谁?在干什么?

是谁发起了流量?来自哪个用户、终端或系统模块?是否是业务高峰期的主要带宽占用者?是否存在异常主机、未知来源流量?
数据发送给了谁?是否访问了外部非授权地址?是否有跨区域、不合理的访问行为?是否与某个云服务、外包平台或第三方API有关?
在干什么?是HTTP、数据库连接、文件传输,还是远程桌面?端口信息往往能揭示数据的用途与协议类型,从而判断业务性质或潜在风险。
通过这三个维度交叉分析,我们才能把“总流量”还原为“业务流”,把混杂的数据行为提炼为结构清晰的网络画像,在此基础上,不仅能找准关键业务通路以保障高优先级服务的稳定运行,还能快速识别异常访问路径从而缩短问题定位与处置时间,并为网络优化和策略制定提供基于业务行为的有效支撑依据。

流量按业务归类,分析更清晰
流量分析功能支持客户自定义业务流,企业可灵活划分出不同的“业务组”。
比如:
可将一个部门、一类系统、一组接口通信等定义为独立业务组,便于对其流量使用、通信行为进行精准分析与持续监控。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网络团队甚至可以基于这些业务分组,构建类似“业务流量账本”的体系,推动网络资源使用的可视化、可评估和可运营。
这种基于业务流逻辑的自定义能力,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的网络治理、跨部门成本核算和策略优化,提供了更具业务视角的支撑。

零侵扰部署,原生兼容现网
对企业而言,新功能上线最怕两个字:“出事”。改个配置,业务掉了;部署个探针,网络突然变慢。这种“不确定性”往往让运维人员宁可保守,也不敢轻易动架构。在实际运维中,架构的稳定性和业务的连续性始终优先于一切,任何新增能力都必须优先考虑“无感接入、零干扰”。
Syscloud Fusion WAN的流量分析部署不改变现有网络结构,不影响数据转发路径,也不会引入新的性能瓶颈。整个采集过程部署简单、运行轻量,数据来源于交换设备底层,精准且稳定。
这意味着企业无需推倒重建,也不必担心与老系统冲突,更不会对现有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构成干扰。在保障兼容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即插即用式”的可观测能力,让流量分析真正成为运维体系中的轻量赋能,而不是负担。
流量背后是管理力
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企业网络不再只是通信工具,而是业务运行的神经系统、效率竞争的基础设施。流量分析,正是让这套系统变得可观、可控、可优化的关键能力。
它不只是一个技术插件,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网络治理方式。让你看得见网络的状态,辨得清业务的流向,抓得准问题的根源,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用分析决策、用洞察行动。
别再依赖“经验判断”的模糊管理,也别再被“看不清”的网络困住手脚。
是时候让你的网络,从“黑盒”变成“透视窗”。从此,每一份流量,都有被理解的意义。
迎接混合云下半场:Hybrid WAN赋能智能化的未来之路
在线教育扩张启航,数字化网络赋能
终于找到了!符合新一代企业网的流量分析功能
犀思云2024年终特辑:蓄势待发,智起新程
企业研发生产的 “高速路”:专用融合网络
犀思云荣获“深度用云”优秀实践奖,创新实践引领行业未来
“连接器”国家助力出海:打破企业数据孤岛,构建高效全球网络
双减后时代:在线教育IT网络转型和全球化布局
连锁药店网络优化策略:一站式融合方案提升竞争力
领先AI企业经验谈:探究AI分布式推理网络架构实践